
English | 中文
中文科
一. 本科之總目標
配合中國語文教育的課程宗旨,在基礎教育階段要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以:
1. 提高讀寫聽說能力、思維和自學能力;
2. 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、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和習慣;
3. 培養審美情趣,陶冶性情;
4. 培養品德,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;
5. 體認中華文化,培養對國家、民族的情感。
二. 校本課程
本科以中國語文課程指引(小一至小六)及小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為依據,本科透過單元組織的方法,配合學生的興趣、能力,將教學書單元重整訂定校本的「中國語文校本各級學習重點(閱讀)」及「中國語文校本課程框架(寫作)」,讓各學習重點有機地組織起來,並配合適當的學習材料為學生設計有效的學習及評估活動。
三. 學習範疇
本科學習範疇包括閱讀、寫作、聆聽、說話、文學、中華文化、品德情意、思維、語文自學。
四. 共通能力
1.透過閱讀、寫作、聆聽、說話和語文自學培養學生的溝通、協作和研習能力。
2.透過發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、批判性思維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。
五. 照顧個別差異
1. 參與「初小中文分層支援教學模式計劃」(即悅讀悅寫意):一至三年級結合《悦讀.悦寫意》教材優化課程。此教材以活動教學為主,提供學習中文的基本策略和技巧,透過與校本課程的結合,讓學生奠下穩固的語文基礎,拉近學生間的差異性;
2. 設輔導班及加強輔導班照顧成績稍遜的學生;
3. 設甲乙分層次學習簿;為小一至五年級非華語學生制定調適工作紙;
4. 功課:為有特殊需要學生安排功課調適;
5. 課堂上運用不同層次的提問考查學生的理解程度;
6. 教學過程中利用高階思維十三招提升學生思維能力;
7. 中文專業發展日教學經驗交流及備課考慮有關元素;
8. 考試為有需要學生加長時間/放大考卷/讀卷/改變作答方式;
9. 默寫工作紙甲部分詞語,首8個為調適版,即以填字形式默寫;
10.就有小手肌肉發展問題的學生,針對讀文卷錯別字或錯字部分,在原有的扣分方法上,附以全卷扣分上限為5分的原則;有語言障礙學生,老師根據名單酌情處理音準扣分事宜。

關注事項
1.提升學生的自管能力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。
2.優化學與教,確保學生能掌握基礎知識及能力,並加強發展資優教育。
3.強化家校合作,培養學生自主學習。
1. 優化課程與教學策略,以提高學生學習成效。
1.1 中文科本年度繼續參與由教育局的語文教學支援組提供的「語文教 學支援服務----中國語文及普通話」,以原有的優化課程及 教學策略的方向修訂五年級相關教材;初小以二年級由切入點,優化課程與寫作教學策略。
1.2 全面建構學生寫作自評及互評機制。
1.3協助開發五年級普教中與非普教中的普通話科的相關材。
2.加強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,以提升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。
2.1 制定以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核心教材。
2.2 整理及修訂現有的分層工作紙。
2.3 各級推行全班式高階思維訓練。
2.4利用科組人才庫,挑選合適人才參與不同的校外活動及比賽,發揮學生不同的潛能。
3.發展學生自學能力
3.1運用資訊科技及中文科網上學習資源,進行自主學習活動。
校本課程
一. 聽説
朗讀
-各級單元學習本均設有「朗讀記錄」,學生向同學或家長朗讀課文或與單元主題有關的自選篇章,以此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及提 升其美讀能力。
自讀篇章(星期一早讀時段)
-重點培養學生美讀文章的習慣及能力,學生透過優美的朗讀,感悟文章的優美、理解作者的含意,積累語感,培養學生自學能力。
創意讀謄
-以讀謄代替傳統式的謄文,學生向同學或家長朗讀自己的文章,讓同學或家人有機會欣賞其寫作的成果,以此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 趣及提升美讀能力。
說話一分鐘
-各級於課堂上均設「說話一分鐘」時段。同學跟據不同的主題,自行篩選說話材料,增加同學聽說的機會,提升聽說能力。
二. 讀
校本單元設計
-閱讀材料是教學材料中一大板塊,好的閱讀材料可以促進學生思考、成為範文。因此,老師會檢視現有的教科書,進行適當的剪 裁,設計及製作分層「單元學習簿」,由字詞、句子結構、修辭、段落、篇章及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,以有系統、螺旋式進行重點 輸入及訓練,並會加添不同的閱讀材料,成為學生寫作的動力。
三. 寫
讀寫結合
-重視分析文章的架構和寫作技巧,以提升學生的審美及分析能力
-以讀寫結合為重點,課程以教學為基礎,單元教學重點因應閱讀教材的寫作手法、文章組織、結構特點及修飾技巧等,設計配合 學生學習需要的練筆練習,提升學生對寫作的信心及能力。
寫作框架
-設立各文體寫作框架
-透過讀寫結合,配合多元化的寫作教學,利用寫作框架及學生的生活體驗,在有組織的輸入下寫作。
-學生透過仿說練習,建構個人的創作,逐步掌握寫作的技巧。
-課堂老師以提問方式進行批改,使學生透過思考,修正自己的作品。
寫作評賞
-透過教師講評、同儕互評、學生自評等活動,協助學生積累寫作能量,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,提升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。
各單元設置小練筆
-針對各單元學習重點,進行即學即用寫作練習,以固所學。
四. 延伸學習
延伸課業
-快樂默寫工作紙
-分層單元學習簿(篇章欣賞)
-網上「快樂閱讀花園」、「網上評估」等等,讓學生在家可以上網練習中文科「聽、讀、寫」方面的能力。
-高小加入成語自學,豐富學生詞匯,體會中華文化之精粹及加強典故故事的認識
五. 學習支援
網上學習平台
-設有網上學習資源庫,把各級學習材料、默寫範圍、考試範圍及相應的聲檔上載至內聯網,供學生課餘溫習及進修。
學習攻略
-提供校本「詩集」、「寫作攻略」及「說話攻略」供學生學習和溫習。
六. 自學活動,家校合作
學科活動
-由2009年度已開始,為學生布置自學課業,家長在家鼓勵及協助學生進行課業。一方面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,另一方面可提升家長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,讓家長更積極地協助學生的學習,加強學生在家庭上的支援渠道。課業包括:網上閱讀、朗讀課文及常用詞語、寫作簽名及鼓勵家長給予評語或鼓勵等。
七. 教學語言
普教中班
-為了提高學生「兩文三語」的能力,在一至三年級全面推行普教中。
-四至六年級部分班級以普通話學習中國語文,在多聽多講的語言環境下,營造良好的「以普教中」學習語言環境。
八. 學科活動
學科活動
-校內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風氣,開展朗誦、故事演講比賽、標語設計比賽等,提高學生對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及溝通能力。
-校外積極參與校外活動及比賽,藉此發揮學生不同的潛能。
跨學科活動
九. 學習模式
多元活動,合作學習
要靈活學好「聽、說、讀、寫」,課堂活動就必須多元化。除了一般講授,學生在課堂上使用小班教學模式會進行小組討論、匯報成果、話劇表演等活動。透過各種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度高,培養學生溝通、協作和研習能力。無論老師與學生之間,還是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都非常充足。
高階思維十三招
-2013起於課堂內利用高階思維十三招作有教學策略,以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思考能力,藉以促進學生的共通能力。
電子學習
-電子學習是教學的好幫手,本科會善用電子資源,增強學習的互動性強,讓學生有更多參與的機會,有助提高學與教效能。此外,進行電子學習不受環境、時間等限制,因此無論是課前準備,課堂內,課後延伸,老師經常運用不同的電子學習平台,佈置電子教學活動,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。
閱讀計劃
每級設有世界名著或著名童話五套 。
一年級:
《小熊維尼》、《小姑娘和熊熊》、《小紅帽》、《美味的友情》、《月亮生病了》
二年級:
《醜小鴨》、《迷你小亞特》、《三隻小豬》、《騎鵝旅行記》、《大人國和小人國》
三年級:
《昆蟲足球隊》、《頑皮的小巨人》、《小飛俠》、《鵝童復仇記》、《小木偶》
四年級:
《白象失竊記》、《聖誕禮物》、《印度童話》、《中國童話》、《西遊記》
五年級:
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、《苦海孤雛》、《三個火槍手》、《新魯賓遜漂流記》、《祕密花園》
六年級:
《金銀島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封神榜》、《哈姆雷特》、《小王子》
長假期前(聖誕假期和農曆年假),學生必須借必讀書回家閱讀,並完成工作紙 。假期後在課堂進行多元化的跟進活動,如口頭讀書報告、好書推介、書中人物角色討論。
一學年內,各班學生輪流借閱同級不同的必讀書。當每名學生畢業時, 對某些著名文學有初步的認識。
相關網站
1. 香港小學生學習詞表
http://www.edbchinese.hk/lexlist_ch/
2. 國語辭典網
http://dict.revised.moe.edu.tw/
3. 燦爛的中國文明
http://www.chiculture.net
4. 現龍系列
http://www.dragonwise.hku.hk/dragonwise_main
5. 《中華里》中華文化專題網站
http://www.chinalane.org/
6. 唐詩三百首
http://cls.hs.yzu.edu.tw/300/3left.asp
7. 小學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學會
http://www.pclera.org.hk/index.html
8. 小蕃薯
http://kids.yam.com
9. 鐵船長的夢想袋
http://www.taconet.com.tw/xiang